《社区广播》本周推出,传媒4.0来了!

发布时间:2017-04-10 09:39:00

“社区广播”是由“台州智慧生活社区”公众平台推出的自媒体系统,本周将正式上线!

凡是乐于传播服务资讯、分享生活体验的注册用户均可免费开通广播,并获得平台给予的奖励。

微信图片_20220127094449.jpg

什么是社区广播?

1、社区广播是由“城市智慧社区”平台推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小程序的移动新媒体。

2、社区用户可免费申请开通单位或个人的社区广播,同时与自己的社区帐户绑定提取奖励或直接到社区商城消费。

3、社区广播鼓励内容原创,凡被平台录用的原创稿件均先发给5元/篇的稿酬,再获得积分奖励;其他稿件通过审核后按每1万浏览量100元标准给予积分奖励;未通过审核的稿件则被限制传播。

4、通过平台发布的稿件内容、形式不限,要求内容健康,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实用性,支持腾讯视频插入。


社区广播的优势

1、社区广播注重本地化服务,面向城市消费群体,培育本土社区文化;

2、社区广播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用户所在地、年龄段、兴趣爱好和最新浏览内容的分析建立用户模型,精准推送用户需要的信息。

3、社区广播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注重原创内容保护;用户发布稿件时,可设置开放或限制共享;设置限制后,享受著作权保护。

4、社区广播可设置微信公众号“直通车”,用户可以将内容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发布。


广播的经营模式

1、社区广播向鼓励用户参与与新媒体经营,发布后台可申请开通“商业资讯”,为经营性商家提供资讯推送服务。

2、社区广播内容不允许出现产品介绍、联系方式等引导消费的经营性;商业资讯则可以发布商家、产品、活动等商业信息,并可放上联系方式、二维码、网址链接等;商讯发布时可按规则设置目标群体,实现精准投放。

3、投放商业资讯可选择“按浏览”或“按展示”标准结算。按浏览指按打开页面的实际浏览量计算费用,标准为5-10元/百次;“按展示”是指标题推荐到相关页面,不一定被用户打开浏览,标准为1元/百次。

4、社区广播尊重用户的浏览体验,只要页面最后少量推荐商业资讯,不允许在正常的内容中插入商业资讯。


如何实现精准推送

社区广播的发布、订阅、浏览主要通过动态的用户大数据分析,建立用户阅读的潜在需求模型,将最合适的内容推送给用户。

1、订阅:用户在浏览广播时,可以“订阅”某一主播的广播,成为其用户;订阅的广播内容将优先按时间为序推荐。

2、行业:系统按行业建立数据模型,用户可优择自己喜爱的行业定制;主播发稿、编辑审核时将根据内容设置,由数据库分析后推荐。

3、兴趣:用户还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置关健词;系统也会根据用户在浏览广播过程中“喜好”、“厌恶”来判别其兴趣,自动计算、调整推送内容。

4、专题:社区广播在运营中还会通过组织主题广播、征文活动、头条大赛等建立专题内容吸引用户参与投稿、浏览、评价等。

微信图片_20220127094631.jpg

↑ 用户阅读模型参考

附:《我所理解的传媒4.0》

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引发传媒产业的深刻革命;大数据的应用,将引领传媒全面进入4.0时代。

尽管对于4.0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媒体大融合、大变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融合,不但是内容的媒合、用户的融合、平台的融合,更有经营的融合。

在最早的1.0时代,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都无一例外地停留的“我编你看”单向传播时代,每家媒体都是由编辑部负责内容编排,然后通过不同的媒体一发了之。读者只是一个简单的受众,即便有什么反馈意见,也只能通过“读者来信”反映。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我们的生活,派生出一个“新媒体”的概念,不但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隔阂,浏览者还能直接在传播平台上参与交流,这就是我们说的2.0概念。

传媒2.0的代表就是论坛,当年天涯、19楼都红极一时,成为迅速成为舆论集散地。因为2.0的出现,媒体的受众也由“读者”升格“用户”。

本世纪初,一种叫博客的传媒进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不再局限于“凑热闹”围观,自己就可以开一个媒体成为主角,这就是“自媒体”发端,可以视为进入传媒3.0时代。

此后,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大行其道,人人都可以创办媒体完全打破了传媒垄断的行业规则。传播大众化、碎片化已经不可逆转,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得用推特来竞选、治国。

在此期间,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用户迅速发展,不同介质的内容也因技术创新而全面融合,我们开始进入全媒体时代。

虽然有不少人将“互动+移动”称之为3.0,我理解真正的3.0应是不同媒体平台间的互联互通。用户凭开放接口,可以自由穿梭在不同媒体、平台之间,形成全方位分享、立体式的传播。

内容、用户、平台的融合似乎可以让传媒“三维一体”完美落幕,但大数据的出现,则让传媒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透过表象触及“灵魂”。

传媒4.0应从《今日头条》开始,它的创立者张一鸣一开始就宣称自己不是传媒机构,而只是一家技术公司。《今日头条》所要做的不是内容,而是“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

尽管像百度网站上狗皮膏药一样的广告其实早已经应用了大数据分析,但作为媒体4.0的界定,我认为还是归功于《今日头条》。

在传媒变革的背后,是产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传统媒体的经营从“活动”升级到“互动”已经是极至;网络媒体的经营则可以从最早的关键词分析,发展到需求、兴趣,甚至是行为分析,这就是广告经营的所谓“精准投放”。

但我相信,随着传媒4.0的兴起,传统面向客户端的广告将会退出媒体经营,而面向用户端的服务则成为传媒经营的核心。

(作者:莫云来,2017年3月28日)



台州华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tz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浙ICP备19002776号-1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020号

  • QQ
  • 电话
  • 首页
  • 返回顶部
  • QQ
  • 电话
  • 首页
  • 留言
  • 返回顶部